随着医疗健康服务的变现模式越来越成熟,移动医疗市场,或者说与此相关的可穿戴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婴儿一出生就会佩戴带有电子标签的手环、脚环。这个电子标签会与产妇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当护士把带有电子标签的婴儿抱到产妇身边时,母亲标签会自动核查婴儿标签,资料相符时标签会亮起绿色信号灯,一旦身份不符信号灯将会呈现出红色并伴有警示音。如果婴儿被抱出房间、或者标签被剪掉,也会立即响起警报。
这种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新型母婴辨识标签系统,能够让产妇借助科技的力量,加强新生儿与母亲的辨识安全度,避免抱错婴儿、婴儿丢失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当然,这些都是医院的本地化局部处理。”深圳市和邦腾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冉权江解释道,“国内有些医院也有这么做,但是都没有网络化。”
网络化的意义在于信息共享。未来,这种电子标签还有可能会增加定位、血压采集等功能。共享的信息如果被纳入医疗体系,将有助于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促进区域协同医疗的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母婴辨识标签系统的应用,让安防的定义突破了传统的行业局限,民用化趋势正在显现。而这种民用化趋势为传统安防企业带来的,将是一块全新的奶酪——一片正在被开发的蓝海市场!
“四二一家庭”时代下的蓝海市场
2014年3月份,接连曝光的幼儿园喂药事件,让这个迟来的春天遭遇了一场“倒春寒”。
尽管,教育部及卫计委会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幼儿园违规开展群体性服药进行“拉网式排查”,但是,这并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全国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幼儿园总数为19万多所,其中民办园有13万多所,民办园的在园幼儿数达67%。学前教育研究智库奕阳教育研究院张守礼认为,在中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如果一个城市公办园的比例能占到70%,纯粹市场化运作的民办园的比例占20%,再加上一点小规模的流动人口的幼儿园、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这样的生态才是健康的,政府能控盘,民众也能各取所需。”巨大反差下,幼儿园办学质量和幼儿教师素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改变。这又如何让家长们放心呢?
集体服药丑闻,将幼儿远程看护重新拉到了人们的视线中。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时不时发生的虐童事件、恶性犯罪事件,让家长们的担忧不断升级。而从关爱的角度来说,家长也希望能随时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幼儿园远程视频监控将会是一个新兴的业务。” 在成都华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运营商事业部总监李良炳看来,目前中国幼儿园的数量还无法满足就学刚需。随着中国对教育的投入加大,以及对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关注,将来幼儿园之间一定会展开竞争,尤其是私立幼儿园之间的竞争。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生源也会产生新的增长。
成都华迈李良炳很看好幼儿园远程视频监控,华迈也从2013年开始大规模推出此项业务,成都华迈李良炳认为,当幼儿园数量达到可满足基本需求的平衡点时,“服务”将成为幼儿园的一大竞争亮点。更重要的是,教育监管部门也希望通过远程看护,防范风险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四二一家庭”时代,老人看护与幼儿看护同等重要。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大陆2010年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16.6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8.87%。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曾分析道,如果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持续上升到接近28%。
预计到2050年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以上。“远程幼儿看护已经是一种需求。”厦门网视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视通”)总经理周贤波判断说,“但是,老人看护的远程管理市场目前还处于待开拓状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在某种程度上类似远程老人看护的产品一定是社会所需要的。”
在网视通周贤波看来,老人看护更多的是观念问题。在中国,基本上都是子女赡养父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常回家看看才会被写入法规。
即使是北京,老人院的入住者仅仅占老年人总数人数的10%。事实上,老人作为被看护对象,更多的是需要子女的关爱,而不是技术上的看护。另外一方面,老年人更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接受新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从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来说,一般人都会觉得,只有孩子才需要被看护,父母不需要;养老院才需要看护系统,其他地方不需要。但实际上,很多养老院设施落后,来自技术的看护亦是刚需。
老人和孩子,正在成为每个家庭和社会需要考虑的事情。作为被看护的主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首先,他们都需要被关爱,这种关爱不是单向去面对各种冷冰冰的摄像头、传感器、监测仪器,而是有温度有互动的可感知的关爱。其次,他们的自主行动能力和判断力都相对较弱,需要被智能地引导。再次,他们的自主消费能力相对较弱,最典型的场景是:他们都是被关爱和看护的对象,即 “用户”,但他们却不是费用的买单者,即 “客户”。
用户与客户不是同一“主体”,意味着在远程看护领域,需要有更人性化、更简单、更易用的看护方式。无论是来自民用消费型看护需求,还是来自行业或者项目型的看护需求,都应该通过技术的力量来实现——并且让这种看护需求的显性化进程,呈裂变式爆发增长态势。
互联网“入侵”引发“鲶鱼效应”
伴随着
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来袭,各个医疗细分领域都进入了智能化时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消费型看护需求。
以高血压为例,刚刚获得3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的“康康血压仪”,是一款软硬结合的高血压监测和指导工具。康康使用一款上臂式佩戴的血压仪硬件采集血压和心率数据,与云端模型进行比对后,通过App 向用户反馈运动、饮食、用药和就医等健康指导。“康康”目前已与中国高血压协会共享研究理论和数据,并与世界第二大电子血压管理品牌Microlife 达成战略合作。
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3.3亿。2013年10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社区处处长施小明表示,据估算全国40岁以上成人高血压年发病率约3%,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已达15%左右。不容乐观的是,我国血压患者患病知晓率不到40%,患者管理率仅约1/4,管理人群服药依从率约60%,血压控制率约50%。
“以老年人看护来说,很多老人有高血压,但子女不在身边,怎么提示老人该吃药了、该检测了等,就是个问题。”李良炳进一步说道,“利用可穿戴设备的感应器,在后端手机/pad上设定软件和分析处理系统,把前端收集的数据传输到手机终端,监护人便可随时看到老人的情况。”
“康康”的硬件部分做得相对小巧,软件功能也比较完整,除了日常的血压追踪和智能诊断外,还提供了轻问诊、用药提醒和监护人提醒等等。成熟的市场空间,让康康在继去年收获4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后,又在最近得到3000万融资。
可以预计,随着医疗健康服务的变现模式越来越成熟,移动医疗市场,或者说与此相关的可穿戴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根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8.4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42.3亿元,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0%以上。
再回归到用户需求层面来看,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需求十分抢眼。而从现实层面看,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短缺,医患关系紧张,这种供需不匹配的现状也为之提供了必要的发展条件。
Cube Labs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电脑,50%的医生会将平板电脑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移动医疗在医疗行业的庞大用户群体已具规模。就普通用户而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且发展最迅猛的手机用户人群,移动通讯需求及习惯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而在另一方面,除了疾病看护,老人和幼儿的日常看护市场也暴露在互联网企业的窥视下。比如说,百度的“小度i耳目”,以百度云技术为基础,切入家庭安全防护市场,为用户提供实时的音频、视频监控服务。
这些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力量,就像鲶鱼一样搅乱了传统的安防市场。作为另类的搅局者,他们切入安防市场的思路更“互联网化”——要么以硬件作为切入点,通过设计简洁、易操作的产品来完成原始用户的积累;要么以软件为关键节点,通过APP来进行数据分析、分享,来完成用户间的交互。但其一致点在于,都注重用户体验,注重服务,注重双向互动的营销。
“平台”即未来,传统安防制造商如何构建优势?
鲶鱼入侵,安防行业将迎来一场结构性的市场变化。对传统安防企业来说,是瓶颈期还是窗口期?
安防市场的属性决定其商业模式多数以项目推广为主,以幼儿、老人看护这种非传统市场来讲,虽然现阶段安防企业将其作为垂直行业来经营,但是长期来看,仅依靠工程推进,市场规模非常有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安防企业要用怎样的维度打造这个市场,非常值得去探讨。
“最终希望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我们的产品,只需简单看下说明书就会使用了。”和邦腾飞冉权江解释说,公司将对技术、制造、销售团队进行整合,形成了全面配套的供应链。
仍然以高血压为例,冉权江认为,从技术上来讲电子血压计实现联网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市场清晰、标准明确的话,安防厂商就能做出颠覆性的产品。这与鲶鱼的思路南辕北辙——在鲶鱼的世界里,传统的“需求决定供给”已经过时,“供给决定需求”才是未来的生存之道:市场可以培育,用户可以挖掘,标准在早期也没那么重要,可以模块化、开源化,接口和标准都将不是问题。
另外,从安防市场角度,可以有哪些创新的运营模式,以和邦腾飞为例,提供安防产品的同时,提供免费的平台供用户使用。而在网络条件、用户积累等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将走“平台化”路线,运营一个综合性的物联网平台,在标准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让任何人、物都可以进行信息交互。
毫无疑问,这将成为云计算下的典型SaaS模式。在SaaS模式渐成主流的今天,和邦腾飞的平台化路线将能够引爆其多年来的力量积累。
一直深耕在民用安防远程监控领域的成都华迈,则以“前端摄像头+中端服务器+后端平台”的方式进行项目交付和运营。目前其在全国多地运营的“平安校园”项目,让教育更加透明化,更是让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方都能享受到预期的效果和收益。
华迈也在不断对其平台进行优化升级。“现在的功能不局限于家长看到小孩,正在研发中的功能有消息推送、家校互动,家长之间的互动等。”成都华迈李良炳解释说,“将来成都华迈会研发出一个综合平台(开放的、不断升级的),平台上将承载一些幼儿成长、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模块,帮助家长解决幼儿教育中的问题⋯⋯”这个平台将成为华迈与用户互动并保持实时沟通的工具,也为其未来的盈利模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在定制化服务方面,厦门网视通的“宝宝在线”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的功能选择。这是一款主要在教育机构应用的在线沟通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时观看幼儿在校情况,并可进行家校互动等行为动作,园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服务定制。
平台、交互、定制,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特质正在被传统安防企业巧妙应用,并与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必须提及的是,软件与硬件结合或许能够应对搅局的鲶鱼,但是,传统的安防企业,你想好如何应对越来越挑剔的用户了吗?
本文作者:刘丽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