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关键技术主要有:a、大规模MIMO;b、毫米波通信系统;c、新型物理层;d、超密集组网。
1、大规模MIMO
公关大规模提高基站和用户端天线数量,提高频谱利用率。
大规模MIMO技术是2010年由贝尔实验室的教授提出,这里大规模天线的规模一般指上百跟甚至上千根,远远大于4G中的天线数目。虽然大规模MIMO是在4G中MIMO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基站端发射天线数目,而MIMO技术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当天线数目剧增时,信道的特性如何变化,FDD模式下如何信道估计等问题也应运而生。近几年很多高校和公司都在研究大规模MIMO的测试平台,其中非常著名的是隆德大学的平台。
2、毫米波通信系统
对毫米波段进行研究,希望利用其广阔的频谱资源进行超大带宽通信。
现在所用的频段资源是非常稀缺的(2.6GHz以下频段),而毫米波频段(30GHz-60GHz)资源却非常丰富,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并且随着基站天线规模增加,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部署更多天线也要求通信的波长不能太长(天线距离大于1/2波长),从而毫米波也是备选技术之一。此外,毫米波通信已被写进标准用于室内的多媒体高速通信。
3、新型物理层
通过优化信号物理层结构,注入对NOMA、GFDM、FBMC以及UFMC等新的波形进行研究来提升袋内利用效率。
5G在“空中接口”领域的标准之争,主要还是在物理层。因为各种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空中接口的物理层,而且物理层涉及的技术种类繁多(包括调制、编码、接入、双工、天线等),实现复杂度也更高。因此,对于移动通信领域的从业者而言,物理层技术的发展就是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标志。
4、超密集组网
通过密集组网、混合组网实现5G关于网络容量提升1000倍的要求。
以控制承载分离以及簇化集中控制为主要特征的5G超密集组网网络架构可以实现接入网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展控制面和数据面资源,实现簇内小区间干扰协调、无线资源协同、移动性管理等优化控制的功能,从而提升网络容量,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业务体验。除此之外,利用基于双连接的控制与承载分离方案、虚拟宏小区以及微小区动态分簇的方案,可以分别针对5G超密集组网的宏-微以及微-微覆盖场景实现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实现了控制面的宏覆盖以及用户面的灵活按需部署,提升了网络的移动性能和灵活性,适应了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