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IBM公司还推出了全新的IBM X-Force应急响应服务, 汲取全球3000名咨询人员与安全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以进一步扩展 IBM帮助客户规划、管理和响应网络攻击的能力。Resilient Systems公司的获奖平台、IBM Qradar Security Intelligence Platform及IBM安全服务解决方案与Resilient Systems技术的预期整合将成为这些新型服务的基础组成部分。这些新型服务包括远程应急响应能力,可帮助客户了解漏洞如何发生,并采取行动将其关闭。
对企业而言,预防和响应网络攻击已被证实为一项重要挑战。根据波耐蒙研究所 (Ponemon Institute)的最新一项研究,70%的美国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这意味着公司将承受高成本的风险。波耐蒙研究所的另一份研究表明,2015年数据漏洞的平均成本上升至380万美元,与 2013年相比,上升了23%。
IBM安全部门总经理Marc van Zadelhoff表示,“通过引进Resilient Systems的技术和专业知识,IBM将在咨询、服务和产品上,获得行业领先的能力,帮助客户应对网络漏洞。IBM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企业级安全公司,也是网络攻击检测和预防的行业领导者。收购Resilient Systems公司及推出X-Force应急响应服务,使我们在应急响应市场获得了双重领先。无论是在漏洞防护还是在漏洞产生之后将其快速消除,网络安全都需要像免疫系统一样发挥作用。”
全新的应急响应能力极大增强了IBM安全部门的能力。IBM公司已经成为安全智能市场领导者,能够助力企业开展漏洞检测与预防。2015年,IBM在安全服务方面的营收高达20亿美元,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同时雇佣了1000名专业人员开展安全业务。
IBM公司宣布收购Resilient Systems公司
IBM 公司日前宣布将收购安全应急响应解决方案的领导者Resilient Systems公司。该公司位于麻省剑桥,约有100名员工。当前,Resilient Systems的应急响应平台为世界500强企业广泛应用,也受到诸如金融服务、医疗、零售、美国联邦政府、制造也和教育机构等行业的中型企业的青睐。此 前,相关的交易条款尚未透露,而该交易预计经由监管机构审查后,于今年年底完成。
Resilient Systems的应急响应平台技术能够使客户更快、更精准且更具协调性地应对安全漏洞,使得各职能部门(安全、人力资源、金融、政府关系等)及安全系统(监控数据、应用、终点、网络等)的响应进程得以编排。该平台对帮助客户应对不断增加的监管也大有裨益。通过收购Resilient Systems公司,IBM安全部门将拥有该行业第一个整合端对端安全操作和应急响应平台产品。该平台将对安全分析、取证、漏洞管理及应急响应进行整合,从而对企业防护、检测和响应威胁进行协调。
Resilient Systems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Bruce表示:“IBM公司是行业增长最快的企业级安全公司,能够加入IBM安全部门,我们激动不已。通过联合,市场可以在相同的安全解决方案组合中接触到领先的防护、检测和响应技术,可谓一箭三雕。”
Resilient Systems的应急响应平台和IBM QRadar Security Intelligence Incident Forensics、BigFix、IBMX-Force Exchange及IBM应急响应服务的预期整合也将带来好处,使得IBM获得解决安全事件的进程编排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也将产生一套应急响应整合方案,这种方案将跨越机构和产品边界。
Resilient Systems公司的平台为不同的事件类型提供了一整套综合的响应策略,也为全球监管要求与合规行动提供了知识库。这为一系列事件(从恶意软件、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到数据丢失)的响应提供了最佳实践。这使得企业用户能够在响应进程中进行合作,并从12个以上的网络威胁智能输入及其它被整合的网络安全和IT系统中提供即时存取数据,这些网络安全和IT系统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威胁智能数据库之一在内的IBM X-Force Exchange。
IBM推出X-Force应急响应服务
IBM公司日前也推出了全新的X-Force应急响应服务,其中包括咨询和安全管理服务,以帮助客户全方位应对网络漏洞。IBM X-Force的安全专家将帮助客户开发响应战略,包括电脑事件响应团队手册及更加有效地发现、跟踪、响应和报告安全事件的方法。通过对Resilient Systems进行收购,这些新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服务也将包括全新的远程应急响应服务,该项服务将会积极寻找漏洞并允许IBM的安全专家通过云计算远程管理主动攻击。其中部分功能将通过从Carbon Black获取技术进行提高,这使得IBM的安全分析员从受攻击的端点设备上进行取证,确定漏洞首次发生区域,映射到其它设备,迅速找到漏洞并采取行动将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