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资讯频道文章B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节能减排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技术进步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中国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理论与实证》一书针对中国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开展了深入研究。该书系统剖析了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能源技术创新产出的视角,从全国、地区及工业角度研究了中国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为政府制定能源技术政策、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思路。纵览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时代脉搏,突出节能减排。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该书认为,能源技术创新注重能效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或无排放为特征,涉及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其发展有利于缓解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

  (2)系统、完整的结构体系。全书8章、35 节,从理论到方法、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实证,从实证到对策等多个层次进行了有效融合。该书不仅全面阐述了能源技术创新、能源效率、碳排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还剖析了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制,构建了能源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碳排放影响的计量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理论,并提出促进节能减排的能源技术政策。

  (3)理论的创新。该书从理论角度研究了能源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能源效率受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工业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而能源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既体现在能源消费部门和能源生产部门中,也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工业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中。碳排放受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和人口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能源技术创新一方面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和消费等环节起到降低碳排放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能耗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而降低碳排放。

  (4)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该书采用了计量经济方法,构建了能源技术创新对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的面板随机效应Tobit模型,诠释了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技术专利对能源效率影响效果的差异。构建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Tobit模型,测度了能源技术专利对省际工业和全国重工业、轻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的差异。基于 VAR/VECM方法,从全国层面构建了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揭示了能源技术创新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长期均衡与动态关系。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方法,构建了能源技术创新对省际碳排放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了化石能源技术与无碳能源技术对三大地区碳排放影响的差异。

  (5)措施的可操作性。该书指出中国东部地区能源技术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从长期来看,中国能源技术创新没有显著降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有效地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中国化石能源技术创新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未起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而无碳能源技术创新在东部地区的减排效果比较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减排效果不明显。围绕上述研究结论,该书提出有助于提高中国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的政策:加强能源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实行差异化的能源技术推广策略、合理调整不同地区高耗能工业结构、发展高效化石和无碳能源技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